
中國共產黨象山縣第十五屆常務委員會全體成員合影 12月29日下午,新當選的縣委書記包朝陽率領李曉東、應建勇等縣委常委班子赴山海樓紀念館,瞻仰革命舊址,重溫入黨誓詞,表達新一屆縣委要繼承革命遺志,弘揚光榮傳統,讓黨的事業在半島大地薪火相傳,續寫好共富路上“山海情”,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濱?;▓@城市汲取奮進力量。 
新一屆縣委常委全體成員聽取室副主任吳家唯黨史講解 光影交錯、歲月變遷,一座山海樓見證了黨的事業在象山拓荒前行的歷史,也傳承著共產黨人在象山砥礪奮進的精神。中共象山工委在這里誕生,紅色事業星火在這里點燃。一件件珍貴的文物、一句句鏗鏘的解說、一幅幅斑駁的照片,仿佛把大家帶回那段波瀾壯闊的光輝歲月。大家循著革命先輩的足跡,認真聽取講解,不時駐足觀看,再次感受到先烈們為崇高的革命理想而艱苦奮斗的一樁樁動人事跡,并從中汲取奮進力量,增強服務意識,厚植為民情懷。 【歷經紅色洗禮的風雨山海樓】在新橋鎮黃公岙村,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海樓。坐北朝南,為三開間磚木結構樓房,由史中平的過房祖父史墡璋建造于1919年。因開樓上東窗可見后山景色,開西窗可觀大海波濤,故名“山海樓”。1927年1月,蔡元培、馬敘倫因在北京遭軍閥孫傳芳通緝而避難到象山時,曾至山海樓參觀游覽。1948年2月24日,上海中共外省工作委員會指派共產黨員唐侃、郝孝婉夫婦來象山工作,住地下黨員史中平家,即山海樓樓上西首一間。根據上級指示,唐侃夫婦等人當晚就在山海樓秘密舉行會議,宣布成立“中共象山工作委員會”,唐侃任書記,郝孝婉、史中平為委員。從此,山海樓在象山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。1948年6月,象山工委被敵人破壞,革命遭受挫折。但史中平等人仍帶領象山、寧海兩縣邊區人民堅持斗爭,并于當年11月20日發動武裝暴動,建立了“象寧人民抗暴游擊隊”。之后,這支隊伍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全象山。1990年8月14日山海樓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;1996年4月列為象山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;1998年縣委、縣政府撥款重修山海樓,并將樓上三間辟為“中共象山工委史跡陳列室”;2010年6月被寧波市委列為市級黨史教育基地。2021年7月,新橋鎮加強對山海樓的保護和利用對其進行改擴建,進一步發揮宣教和引導作用。
|